直流電流電壓表的核心任務,是將無法直接觀測的電學量,轉換為精確的讀數。其工作原理經歷了從經典電磁感應到現代數字信號處理的演進。
一、經典指針式:基于電磁感應
傳統的磁電式表頭是模擬時代。其核心是一個置于磁鐵磁場中的可動線圈。當被測直流電流流經線圈時,會產生感應磁場。該磁場與永磁體磁場相互作用,產生驅動線圈偏轉的力矩(即安培力原理)。同時,游絲產生反向力矩;當二力矩平衡時,指針便在刻度盤上指示出電流值。
此時,電流與指針偏轉角度成正比。為了測量電壓,只需根據歐姆定律,在表頭線圈上串聯一個高精度的電阻(稱為分壓器),將電壓信號按比例轉換為微小電流信號進行測量。
二、現代數字式:基于信號采樣與處理
現代數字儀表則轉向電子化,其流程如下:
信號調理:被測電壓通過分壓電阻網絡衰減至安全范圍。對于電流測量,則讓其流過一個精密的“采樣電阻”,將其轉換為成比例的微小電壓信號。
模數轉換:這是數字表的核心。模擬信號被送入一個模數轉換器,ADC以的速率對電壓進行“采樣”,并將每個采樣點的瞬時電壓值,量化成一個對應的二進制數字代碼。
數據處理與顯示:微處理器接收這些數字代碼,通過內置算法進行計算、濾波和校準,最終將結果換算成標準的電壓或電流值,驅動液晶屏以數字形式清晰顯示。
總結
從依靠磁場力機械偏轉的指針表,到對信號進行高速數字化采樣與處理的數字表,直流電流電壓表的演進,體現了測量技術從模擬到數字、從機械到電子的跨越。數字技術不僅消除了視差,更帶來了高精度、強抗干擾能力以及智能化的測量體驗。